齐白石倡导弟子学艺之主张
发表时间:2011-1-29 12:30:30 来源:东方书画网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齐白石先生当年对弟子提出的治学要求,从其众多弟子的学艺结果来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今天重提,对中国画的承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23年李苦禅拜师白石老人,时在北平艺专就读。对这个弟子白石老人寄予了厚望,常教导他不要陈陈相因,以貌似古人、师长为荣。白石老人在他画上题跋:“苦禅学吾不似吾......苦禅不为(不造其师假画——笔者据齐诗上下文义注此)真吾徒。”1928年白石老人评曰:“苦禅仁弟画笔思想将超余辈,尚不倒戈,其人品之高即可知矣!”1950年又在他画上题道:“雪个先生(八大山人号)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娄少怀1932年14岁拜齐白石为师,学花鸟画,达25年之久,亲聆白石老人教诲,耳濡目染,心摹手追。在“学”,娄少怀显然缺少,否则,他将成为一代大师。 王雪涛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白石老人赞其才华,在他画的《水墨白菜》上题诗曰:“一到流传它偶然,几人传作居青年?怜君真解前人意,墨海灵光五采研。”20年代后期,他摹仿白石的书画能达到酷似,白石说“似白石手作(《题雪涛荷花》)。”他受白石老人的教诲,努力研究白石画理,放弃亦步亦趋的画法追求,另图新径。雪涛后来主张习画要“师造化,师古人,师师长。”又云:“花鸟画创作,有法亦无法”,力主师造化,重视写生和创作,使他远离了模拟风,发展成自己的一家之体。 1947年,白石老人87岁高龄,名震海内外,弟子满天下。这时的李可染也是国内很有影响的画家,他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表达了他对传统学习的态度,他还说,“接受传统要用很细密的筛子去筛选,把历代名家之长集中起来为我所用,达到举重若轻。”李可染跟随白石老人,在白石老人的治艺中得出一个“慢”字。可染后来主张深入大自然,对景创作,充实和发展传统的师造化理论。白石老人很看重李可染的画,题曰:“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之书画可以横行矣。”可染在白石老人那里接受一种新的审美观,以丰富、充实为美,以含蓄、沉雄为美,从而改变了他以往的艺术面貌,也可以说是重新发现把握了自己。为传统山水画增添了多种艺术样式,带来了活泼生机,尤其是逆光山水的表现更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李可染艺术之寓秀逸于沉雄,深厚的总体审美取向也于此奠立。 白石老人弟子众多,而卓然而立者数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许麟卢、卢光照、陈大羽、郁风、齐良迟、崔子范、启功等。李可染的山水、李苦禅和崔子范的大写意花鸟,学习和继承白石老人艺术的同时,自成一家,成为画坛巨子,影响着后学者。他们同样得白石老人教诲,不是亦步亦趋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吸取不同的养素,逐步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主张。他们深谙白石老人的治艺之道,得其精髓,领其精神,悟其旨意,形成各自既不同于白石,也不同于古人的独特艺术个性,成为继承者学习的典范。 白石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里独树一帜。他师前人,学今人,他又超越前人和今人,他就是他。齐白石艺术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这是古今中外众大师所不及的。其艺术之所以有民众性,与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厚民族情感、质朴的农民气质分不开;与他毕生坚持创作,与家乡、与亲人、与他深深爱着的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融为一体分不开。他将这片深情融入画里、诗中,使他的艺术充满健康、欢乐、诙谐、倔强、自信和自强的生命力。 许多弟子在接受白石的教育时,大都学他的绘画和篆刻,而他的诗词书法,弟子们学精的少,篆刻也没学画成就大。绘画齐白石登峰造极,无能企及,诗词、书法、篆刻同样难以企及。齐白石家境贫困,一生多处动荡不安、离乱有余的年代。在这种状况下,他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而且做得很好。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有升官发财的机遇,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熟知中国文化,特别是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无一不精,何必去受制于人,吃那份“受眼色的饭”。齐白石对艺术能尽情专一,没有事务烦恼,单纯如水,专心致志,谁又能做到这一点?“二李”没有摆脱公务,身心不能达到超拔,更谈不上纯粹自由。虽在绘画书法上有独特贡献和成就,但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要求还有差距。尽管“二李”的天赋才情难遇,但做人未能像白石老终生为布衣工匠,过常人的生活,真人、真艺、真话,表里如一。与他同时齐名的王梦白、陈半丁、胡佩衡及黄宾虹等,出身、地位都比齐白石好,而像齐白石出身低微而成为大师的实为罕见。与近代画坛巨匠吴昌硕相比,他在绘画的当代性、群众性、题材的广阔性,感情的真挚性诸方面也稍胜一筹。 当下打着“白石门下”旗号的人不少,有些确是齐白石弟子、门人,对白石的艺术照葫芦画瓢,求“似”不求真“学”, 捧其名份,谋人钱财,不亚于摆地摊、玩杂耍,实在有损白石大师的形象。然而一些艺术家崇拜齐白石,虽不是弟子门人,但远比一些弟子学得更好,原因就在于是真“学”。 学齐白石,主要应学他的审美观,学他治学的态度,学他怎样做人。有的弟子学得真传,得其要领走出了齐白石,有的弟子就葬在齐白石艺术的大树底下。这就是齐白石倡导“学”,弃掉“似”的学艺要决。 (作者系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中国美协会员。此文为王志坚先生《师从自然 破茧成蝶》的第五部分,刊登于《东方书画报》第20期,编者稍有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