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推进琴筝文化创新,数字化赋能教学与产业
发表时间:2025-2-25 11:23:39 来源:筝和天下近日,扬州在琴筝文化发展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深入推进琴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生态科技新城杭集中心小学,作为全市数字化智能民乐美育教室的首个试点学校,每周都呈现出一番独特景象。 教室里,一架架装有芯片的古筝前,学生们手上绑着义甲认真弹奏。教室墙上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弹奏实况,学生们的弹奏信息,包括哪个音符弹错,都被详细记录在大数据中。教师刘静介绍,如今一节课能容纳四十多名学生,学校一、二、三年级各设有一个古筝班,共 115 名学生。当古筝装上 “智慧脑”,即便千人同奏,也能存档每个人的弹奏信息,精准提示错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手机上名为 “音卓尔” 的 APP,能便捷管理对应编号的智能古筝,实现远程督学、演奏测评、智能调音等功能,极大提高了督学便捷性与辅导专业性。 扬州琴筝文化源远流长,东汉时期古琴在扬州盛行,唐朝时古筝备受追捧,一曲《广陵散》奠定了扬州在全国琴筝界的独特地位。2003 年,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 年,广陵琴派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5 年,扬州荣获 “中国琴筝产业之都” 称号。 深厚的文化底蕴催生了繁荣的琴筝文化产业。自 1983 年扬州出现第一家琴筝厂,发展至今,扬州拥有琴筝制造企业 280 余家,每年生产古筝约 65 万台、古琴约 6.5 万张,各类琴筝配件 100 多万套,占据全国市场一半份额。其中,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制造企业约 20 家,3 家企业位列中国乐器行业 50 强。琴筝配套企业也发展到 80 余家,每年吸引 10 万人次来扬州选琴、购琴、听琴、学琴,带动了地方多领域消费,琴筝产业从业人员超 2.5 万人。 今年 4 月,中国乐器行业首个大数据中心落户扬州,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加持下,扬州琴筝产业开启新征程。扬州市琴筝协会会长表示,大数据中心将定期提供市场群体、分布、销售利润等关键数据,为扬州琴筝产业提供精准市场报告,助力产业发展。众多年轻人投身琴筝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为其注入新活力,扬州琴筝正奏响新时代的 “广陵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