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也激越
发表时间:2010-8-31 9:35:54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文/本报记者 胡杨 图/王红超
一个秋雨纷纷的夜晚,王中山带着他的敦煌古筝在西安音乐厅奉献了一出至高境界的古筝音乐会。 当晚他所演奏的第一支曲目是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此曲最早流行于浙江南部一带,后来成了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优秀筝曲。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从此俞伯牙再也不弹琴,却将这曲《高山流水》留给了后人。 王中山将这支曲子演奏得天衣无缝。乐曲刚开始,旋律时隐时现,犹如初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慢慢地,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前半部分运用了两个高音相隔两个八度,表现出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而后半部分运用一连串带有八度跳进的十六分音符,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几个清澈透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叮咚水花轻溅的景象。只见波涛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全曲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却又表现出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 闭上眼睛,聆听此曲,即便是在这样喧闹的都市,也仿佛置身于青山秀水、景色曼妙迷人之境,有碧林修竹,闻空山鸟语,徜徉于潺潺细流、幽径繁英之间,抬头望峻岩秀峰,轻云随风飘隐,仰目凝神,深呼吸这了无尘渍的清新空气,人生能得此境何其美哉。乐曲的最高境界,当是琴声悠远而昂扬,仿佛天外传音。闻者无不驻足倾听奏者于平和中,淡然高远之心境。辽远天际下流水潺潺于巍峨高山间,时光悠流,不知日月之行,忘乎所以。 上半场结束后,王中山发现听众喜欢激烈的曲子,故将原定曲目《山水写意》改为其新作《楼兰》,此曲是其在楼兰采风时所感,曲风具有浓厚的传统新疆曲风特色,演奏表现手法多样、新颖,有打击筝板、筝侧、筝底,曲调极快,打击时如同打击手鼓。现场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人们不禁联想到茫茫的戈壁滩上美丽的胡杨以及神秘美丽的楼兰姑娘。 接下来的音乐情绪一转,那台清瘦的古筝奏出的战马奔驰的节奏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古代疆场,弹出了无限的悲凉。仔细听完全曲,内心便确认这岂止是岳飞的悲凉,而是整个南宋王朝的气数将尽,风雨飘摇。曲子漫天悲凉,神鬼同泣,古筝将天昏地暗渲染到了极致,而伴奏的钢琴又将时空拉得更远更长,因而这种悲凉也贯穿了历史连通了地域。 按照音乐鉴赏的空筐理论讲,这个“筐里”不仅放得下岳飞,也放得下西楚霸王项羽;不仅放得下个人的荣辱成败,也放得下王朝的兴衰沉浮。没有历史的音乐是空白的,没有音乐的历史也会逊色很多。 在音乐会的最后,王中山应听众的要求又加弹了一曲周杰伦的《菊花台》,由此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曲终人散,慢慢品味古筝带给人们的那份悠扬与恬美,愈品愈淡,愈淡愈清,愈清愈纯,愈纯愈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