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市文化馆二楼的华厦大音琴筝学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悬挂在大厅主墙上巨大的“竹简”,上有《礼记·乐记》中关于音乐的论述: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红灯笼、木琴案,古乐悠悠,茶香袅袅,这里就是市著名青年古琴古筝家韩晓华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理想的地方。
韩晓华,广东省古琴研究会理事,国际古筝比赛青年组冠军,华厦大音琴筝学苑苑长,曾先后多次受文化部派遣到美国、韩国、日本、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进行出访和慰问华侨的演出。其突出成就被载入《当代华人》、《艺术中国》、《中国时代创新先锋人物》、《中国筝家走世界》、《和谐与发展》等著作。
十年一筝 精益求精
韩晓华出生于辽宁建平,如今她已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热土和岭南精神的沃壤——江门。
2000年,对优秀民族文化热爱的她来到江门。对于当初到江门创业的艰辛,韩晓华说得那么平常又轻描淡写。她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了解古筝的人不多,竟然有人问她:“古筝是不是风筝的一种?”这句既好笑又令人难过的问话,非但没有令韩晓华动摇,反而更坚定了她立足在这个城市传播古筝文化的决心。
2001年3月在江门成功创办的“王天一古筝教学中心”现已更名为“华厦大音琴筝学苑”,学苑声名远播,桃李满天下,学员累计达数千人,其中包括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外籍学员。学苑为专业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员,多次成功组织优秀学员出国访问演出。学苑以雄厚的实力、精益求精的品质打造了江门古琴古筝第一品牌。
古琴复兴 任重道远
如果说韩晓华是江门古筝的拓荒者,并对江门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话,那么对陈白沙与岭南古琴的关系,对岭南古琴技术性、艺术性及思想性的综合研究,以及对江门古琴的复兴与发展,则是江门赋予她新的使命。
“2008年11月29日、30日这两天,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韩晓华说,岭南古琴研究会举办的“琴心寻根”活动于这两天来到陈白沙纪念馆寻根,这时她才得知陈白沙是岭南古琴第一人,江门是岭南古琴的发源地。“当我听到这个结论后,陷入深深的沉思,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作为江门的文艺工作者,我能做些什么?我该怎样做?我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百感交集,整夜未眠。”
“第二天,我在陈白沙纪念馆呆了整整一天,我把陈白沙的资料读了一遍又一遍。一代伟人独立自强、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光辉人格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想这也正是岭南古琴刚健、明快、爽朗风格的源头,也是岭南古琴精神的特征。”韩晓华说。
现在,流传的古琴曲大多是古曲,同时古琴谱都是传统的减字谱,异常复杂,给现代古琴的传承、普及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将古谱转化为简谱,让古琴变得易学,让古琴传承的阻力变小?目前,韩晓华正在研究一套将减字谱转化为简易谱的系统,并且应用于教学,初见成效。
此外,韩晓华作为副主编的《岭南古琴》预计今年可出版面世,目前基本组稿完成。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基于多年的古琴古筝教学实践,又得益于中央音乐学院专业的学术素养,韩晓华已完成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论的系统突破,其独创的音乐理论将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规范、深入浅出。 (文/图 杨慧敏 林筱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