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瀚海春拍上,吴冠中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成交,陈逸飞音乐系列代表作《二重奏》以3528万元成交,黄永玉《荷塘小记》也以397.6万元成交……目前,各种幕后推手人为炒作使得整个书画市场出现了看似异常火爆你争我夺的热闹场面,画价高得离谱,甚至一度出现“大师”满天飞的“繁荣景象”。于是热衷于书画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对虚热的书画市场,很多人对书画作品价值判断出现偏差,甚至只是一味地盲目跟风。试问,如今的书画市场真的到了鼎盛的“黄金时期”,还仅仅只是一股“虚火”?画卖的贵就一定是大师吗?市场的认可度能否作为评判书画收藏价值的唯一依据?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人士,他们独到的见解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业内声音
声音一:艺术品价格与价值严重失衡
“现在书画市场价格和价值的反差非常严重。”我省著名书法家茹桂坦言,从艺术审美素质与观众的互动来讲,艺术作品实际在培养着观众,观众也在影响着作品。但要把人从经济的人转化成有教养、有文化、有高尚的审美情趣的人,还需要进一步的解放。如果我们仍是用经济来衡量一切,将会导致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来保持整体的平衡。”当下,艺术品价格和价值形成逆差,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现象,这是过渡时期不可回避的现象,也是不期而遇的误区。茹桂说:“没有良好的精神土壤,也就不会产生出真正的艺术评论家,更不能产生真正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艺术作品。正常情况下,价格和价值应该是相符的,出现价格和价值荒谬的反差,是文化上的愚昧,眼光上的短缺,我把它称之为‘美盲’。”
声音二:艺术家不能被市场异化
“艺术走向市场是无可非议的,但这并不等于艺术家自身也被市场化了。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让市场把艺术家异化成只会技术操作的工匠,技术和艺术是两码事。”茹桂说,书画家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古人说,书者,诗之余,诗之不足,溢而为书。意思是当其他写作形式不足以表达胸臆情感的时候,书画作为一种补充的表现形式而出现了。这说明,书画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遗憾的是我们现在书画界的状况却是:文人匮乏、笔墨泛滥、以耳代目(和古人说“耳食之彼”一样,不去鉴赏,也不会鉴赏,只凭道听途说作为自己判断的唯一标准),按“职(职位)”论价。更有甚者,以庸俗的社会关系学代替艺术审美标准,拉关系、搞交易、附庸风雅,拉托炒作等等。这不光危害了整个书画界和广大受众,这对国民的审美取向和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影响。
声音三:最好是拆开包装看货色
“画卖得贵与是不是大师有关系,也没有关系。我们首先搞清楚,所谓的名家、大家与大师是如何名起来的,究竟又大在哪里?最好是拆开包装看货色。”茹桂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大师的作品价格和画家本人的艺术造诣名副其实情况下,就有关系,而名实不符的一些所谓的天价作品,必然夹杂着其他人为因素,就和画家本人的艺术造诣关系不大。
“有人说市场认可很重要,我认为不尽然。”茹桂分析说,市场是由人们的观念、追求,以及对艺术的认识水平等因素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和市场不同,正常的书画市场,能把握住包括艺术手法、艺术品的内蕴、境界以及创作的艰辛程度、特别是其文化含量等艺术审美标准,形成公平、客观、合理的市场,那么,被这样的市场认可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但现在的书画市场是不规范的,甚至不坚持真正健康的正确的标准,而变成了让人为随意扭曲的媒介,沦为虚假的市场,这样的市场的危害性极大,我只能借用鲁迅先生说过的话告诫大家:“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