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之花——刘爱云

发表时间:2010-8-10 10:24:48    来源:筝和天下
  

  1972年,一个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外,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极具艺术水平、技艺精湛的帛画和刺绣品,绮丽的花样、浪漫的色彩,令人赞叹不绝。

  过去一般认为,发源于湖南长沙、具有独特风格的湘绣,创始于清代末年,在我国四大名绣中出现得最晚,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刺绣品,把湘绣的起源至少提前了2000多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曾经是长沙农村一个普通的绣女,半个多世纪的刺绣生涯,使一个农村绣女终于成为一代刺绣大师。

  刘爱云开始学习刺绣的时候,湘绣艺术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积累。前辈们创造了许多新的针法,仅掺针就演变出数种不同的分类,掺针是湘绣最重要的针法,是在传统的套针的基础上出现的,它使两种不同颜色的丝线过渡更加自然。

  湘绣在心灵手巧的湘女子手里,演化出了一门绝技,叫双面全异绣,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绣的画面、色彩、针法都迥然不同。设计的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这是刺绣工艺的一次重大突破。

  1986年入选工艺美术国家珍品的《望月》,是根据李白的诗《玉阶怨》诗意构思的。绣屏的一面,佳人侧立,透过轻帘仰望中天明月;绣屏的另一面,可以依稀见到帘子后面佳人的容貌与身形。直接在绣面上用横丝牵钉的门帘,编织轻巧,加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蓝绿丝线反射出的冷丝光,产生了任何绘画颜料和工艺材料所无法企及的效果,透明而虚薄的绣面,笼罩着一层空灵朦胧的韵味,人物身着轻纱薄罗,身姿与肌肤隐约可见,令人联想到秋夜的寒意,也烘托着画中人望月怀人的幽怨之情。

  狮虎一直是湘绣的传统题材。刘爱云在传统掺针的基础上,尝试改变施针方法,按照动物毛发的生长规律,毛发根部的针脚用丝线隐藏起来,线条疏松,粗而不密,毛尖部分则用针细密,这样使人感觉到这种线像真毛一样,一头似乎长进了肉里,另一头却蓬了起来。

网站导航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力资源 | 联系筝和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筝和天下 京ICP050878号 中国民族音乐网 中国古筝音乐网
电信业务审批[2005]字第 471 号函
技术支持:北京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