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上午,一包来自苏州的蚕丝线快递到了扬州刺绣大师吴晓平的手中。“别看这么多,可能还不到半斤,要绣完,至少要用2斤半的线。”据悉,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吴大师始终在位于工艺美术馆三楼的工作室忙碌,她和徒弟们正在赶制的是扬州历史上最大幅的一件刺绣作品《雪景寒林图》。
一年半完成三分之一
19日上午,在现场记者看到,虽然吴大师与两位徒弟已经共同绣制了1年半,但是整个画作仅完成三分之一。“估计还要两到三年吧。”吴大师告诉记者。
自1971年进入扬州市绣品厂跟随刺绣大师陈淑仪先生学艺起,吴晓平大师与刺绣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虽然从艺近30年,但是吴大师也是第一次制作这么大型的作品。“一年前决定的,想做一件能够传下去的,全面展现扬州刺绣特色的作品,后来就选择了范宽的这幅画。”
记者了解到,《雪景寒林图》为北宋范宽名作,此图历来受到广泛重视。清代收藏家安岐称其为“华原生平杰作”。原属圆明园收藏,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画属绢本,水墨,纵高:193.5厘米,横长:160.3厘米。据收传印记,可知历经清梁清标,安岐鉴藏,乾隆时入内府,1860年英法联军掠圆明园时曾流落民间。
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再现原画的风采,最后,接下这个任务的吴晓平决定“原幅复制”。
用线总长将达7万多米
记者了解到,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技艺虽属于同一门类,但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逐步成为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因而赢得了“针画”之美誉。以往在绣制仿古山水时,对画作的背景基本是不绣的,但是这次为了突出古画历年风霜后那种暗暗的灰色调,几位大师决定为整幅画先“打底”。三位师傅忙了一年多,才打完三分之一的底。
更难的是,《雪景寒林图》是一幅水墨山水,画作黑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分明。师傅们为此几乎找来了所有与灰色相近的丝线。
为了过渡自然,大师们把还不到头发丝粗的丝线劈成8份使用。在师傅们的帮助下,记者算了一笔账:绣完整幅作品需用丝线2斤半,而半斤线大约是12捆,一捆线有16支,一支线的长度是10米,在整幅作品的绣制过程中,每一根线至少要被劈成8份使用,有些细微的地方,甚至要劈成16份、64份,简单相乘,就可以知道,所用丝线的总长度达到了76800米。而这么长的线,师傅们都要用每针都不超过5毫米的幅度,细细地排布在整个画面上。难怪吴大师告诉记者,要完成,还要有两三年了。
吴晓平,女,1953年出生,扬州市人,1971年2月进入扬州市绣品厂,跟随刺绣大师陈淑仪先生精心学艺。多年来从事内外销刺绣专业创作和承担国家下达的礼品任务,题材有人物、花鸟、山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出,赴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台湾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