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弦制古筝的特色与文化优势
发表时间:2010-7-28 9:47:58 来源:筝和天下“八板体”是一种节拍规范、结构严谨的曲式结构,存在于中国传统筝曲各地域的筝曲中,是传统筝曲的主要曲式结构。在流传于中国大江南北、音乐风格窘异的筝曲中,“八板体”也随地域的差异,板式结构发生着变化,并成为区别筝曲风格的一种标志。 中国筝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距今仅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前,筝是依附于各地民间乐种、戏种、曲种生存发展。清末民初,筝逐渐与此分离开始独立发展。中国传统筝曲,是指筝在与民间音乐分离后,从民间音乐汲取音调成为独奏曲的这一时期的筝曲。 作为民间音乐地方乐种主奏乐器之一,筝在合奏音乐中与其他乐器一起,共同构建出风格多样的支声复调音乐,当筝脱离与此独立发展后,它的发展轨迹却是以单音音乐为特征的演奏形式。本文从“八板体”结构特点及运用,比较分析传统筝曲的发展特征,以及社会人文环境对传统筝曲发展的影响。 1、“八板体”的结构特征 要点:从“八板体”特征及文献记载中,谈民间音乐的“八板体”变化情况。 2、筝曲“八板体”的运用与地域差异 要点:从山东、河南、潮州、客家、“雅托噶”(筝曲)的“八板体”运用特点,比较各地筝曲的结构差异与艺术特点,配以乐曲谱例说明。并列出图表提示。 结语 中国传统筝曲特定的产生方式,使“八板体”成为传统筝曲的主要曲式结构。“八板体”来源于民间,并随地域的不同音乐结构发生着变化。从“八板体”和以此为依托的《八板》曲及其变体即可看出,筝曲分布不仅受地理环境、地方音乐背景的影响,还与音乐传播相互交织,使地方音乐风格、板式结构更加丰富。民族文化的迁徙、传播对筝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为独立的艺术品种存在,筝曲是在与民间音乐合奏乐种分离后,是沿着器乐化、独奏的形式而发展。由于“八板体”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成为传统筝曲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演奏技巧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各地均出现大量可以表现地方性风格的独特技巧、以韵补声的吟揉技巧得到充分发挥。“八板体”的结构发展,不仅通过板式变化与乐曲连缀的手法扩展,还在调式、调域方面进行变化。 尽管中国传统筝在历史上早已进入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但发展状况极为缓慢。而筝在民间音乐的发展一直较为兴盛,是许多民间乐种的主奏乐器之一。由于民间音乐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以农为主的非职业音乐家,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筝曲演奏尚未形成职业化发展道路,多数艺人是以谋生糊口为业,筝曲发展也只是在原有的音乐品种基础上发展。由于,筝曲的生存背景是以民间音乐为主体,因此,中国传统筝曲的民间性、地域性特征,使筝曲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八板体”乐曲为主体、以独奏形式为宗旨的发展特征。20世纪是筝曲迈向专业化道路的重要时期,在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下,中国这一古老的乐器奋力跃起焕发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