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该从幼儿热吗?专家称如同喂母乳

发表时间:2010-12-24 9:44:12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北京、厦门等城市举办了面对中学生的国学夏令营,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论语》,很多机构推出的国学班读经班也受到许多家长的推崇。重读国学成为一大热点,那么这一股国学热会持续多久?又是否应该从幼儿就开始起呢?

  近日,国内一家著名杂志发起了有国学底的孩子更出众调查。被调查者中,6-15岁孩子的父母占44.2%3-5岁孩子的父母占33.7%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占22.1%。调查发现,父母中47.4%不知如何培养孩子对国学兴趣,34.7%不好说,只有17.9%知道如何培养。

  支持者:对孩子应进行国学启蒙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见一斑。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流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而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既是我们孩子成才必备的养料,也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在孩子小的时候适当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多给予他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绝对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

  反对派:孩子这么小,有必要学国学吗?

  经书上的道理,一个阅历浅的孩子读了,在他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呢?经书和绘本都是好东西,但要看什么时候看,给谁看。东方的哲学多半是悟道式的,结论式的,孩子如果过早的接受这些结论式的东西,有什么好处呢?但是,过早地读经,是用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指导行动产生感觉,这个跟成长的规律相反。

  专家指点迷津:

   学国学,如同给孩子喂母乳

  孟宪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学国学比学英语(论坛)还重要

  这几年,尽管国学有所回暖,但整体环境并不理想。对于孩子来说,学英语是一种技能培训,而学国学是一种人格教育和道德观培养,这才是根本性教育。这让我想起《孟子》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手指坏了,虽然不疼也不妨碍做事,但他可以去秦国、楚国治疗,不会嫌远。可是,一个人要是心术坏了,他却不以为然,这叫不知轻重,舍本逐末。因此,家长千万不能被国学无用论的基调所影响,不重视国学教育。

  一个成绩卓越的中学生,因为出现心理问题结束了宝贵的生命;一个才华出众的高材生,因为不懂得与人相处,工作中四处碰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为道德观的缺失,不懂得孝敬父母……从幼儿园到大学,人格教育几乎一片缺失,孩子们竞赛式的学习,学到的只是知识,而为人规范、基本道德礼仪,现代教育中却少有涉及。国学教育,就是要通过传统文化,填补现代教育的空白。

  国学让孩子未来更坚实你是否也听过这样的说法?有些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吃亏,就让孩子做人别太老实了,结果使孩子变得十分自私,如同家中养了一条狼,最先尝到苦头的就是父母,孩子想谁就谁,何谈孝道。错误的道德观,在当今社会中比比皆是,人们却没有认识到:中国人集体缺少国学教育,古人几千年的智慧总结,却被现代人遗忘了。教育孩子从国学入手,可以让他们熟悉中国本我文化,就像孩子要喂母乳一样,国学更加适合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故事,天生具有亲切感,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我认为,如何定义国学并不重要,关键是家长要对国学有着正确的认识:第一,国学是有价值的;第二,国学是可以应用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未来社会里,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更有发展,国学氛围会越来越浓郁,当孩子们在学科成绩上旗鼓相当时,那些拥有国学基础的孩子,会发展得更加坚实。

  会背诵仅学到了皮毛

  很多家长以孩子可以大段地背诵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为荣,认为这就是国学教育。事实上,会背诵只学到了皮毛,真正应该让孩子了解的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背诵是手段,但绝不能成为国学教育的目的。

  国学班也有游戏体验

  陆传文,家庭教育专家,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北京电视台父母学堂嘉宾,从事家庭教育十几年,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目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管理与研究中心国学启蒙素质教育项目主任。

  告诉孩子,国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张嘴说话、如厕,举手投足间都与国学有关。要让孩子从情绪上感受国学的内涵,而不仅仅是背诵。我们会将国学分为10个部分,有的是道德教育,有的是情感教育,有的是生命教育。比如,道德教育方面,我们会学习《弟子规》,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上课时,老师逐字逐句地解读,通过故事、游戏、演练等不同方法,让孩子喜欢和理解。

  国学讲究礼仪规范,对孩子管教严、限制多,会不会让孩子变得没有个性?我所理解的个性,其实是说孩子有思想。懂得礼仪规范和有思想,并不矛盾。对孩子管教严格,管得是行为,并没有限制孩子的思考。问题是,有些家长管教严的同时,不知道孩子的思想需要从大师作品中来,需要和有思想的人讨论而来,看书少、和大师接触的少,才是让孩子没有思想和个性的根源,而不是讲究礼仪规范。

  我们在给孩子开设国学班的同时,另一间教室里也会给父母讲国学。对于孩子来说,言传身教才是父母最好的教育,如果家长不懂得做人的规范和儿童心理,孩子即使学得再多,也不能获得家长的认可。(齐鲁晚报)

筝和首页 | 加盟筝和 | 人力资源 | 联系筝和 | 网站律师 | 合作指南 | 会员注册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筝和天下
京ICP050878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5]字第 471 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