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0日晚7时许,中国著名画家、有“百岁画仙”美誉的晏济元大师因重度肺炎、冠心病等引起的高血压和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10岁。老人走得安详,却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还能活20年。其实,他已经是迄今为止中国年龄最老、画龄最长的画家了。
晏济元大师,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洲散人,生于1901年,四川内江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常委、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国画院副院长、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
大师七岁从父习书画,古典诗词、魏晋书法,并在求学中博览古今书画群书,钻研理论技艺,走上了书画艺术的大道,树立了自己的风格。大师独具深厚的学养与高旷的艺术境界,涉足甚广,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他在绘画中强调书法与画法的关系,认为书画同源,互为其根,画是书理、书是画法,大师的作品,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草虫、书法、篆热工笔、重彩、泼墨、写意、白描、双勾无所不精,无所不长,在我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堪称一位德高望重,为追求艺术高峰,信心百倍,不落晚气,艺术高超的书画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同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子、于右任、谢无量、何香凝、谢玉岑等交情深厚,从艺一生,影响甚巨。
大师是开飘逸洒脱之晏氏画风的一代宗师,其画不仅在国内影响甚大,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亦有广泛影响。毛泽东主席70大寿时,应郭沫若之邀,作国画“红日青松园”以赠,深受毛主席喜爱。1964年,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画展,朱德委员长观后称“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1993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画展,引起轰动。1997年至2001年晏济元先生先后在香港、上海、汕头、顺德、深圳展出,均大获成功。
与张大千情同手足
少年时代,晏济元与张大千情同手足。由于两人同是内江人,两家有姻亲关系。两人自幼一同玩耍,共同研习书画。长大后,两人先后离开故乡求学。1924年,23岁的晏济元到成都学习新学,后考入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当时,张大千和张善子也从日本回国,住在上海,以卖画为业,晏济元与张大千朝夕相处,切磋探讨画艺。晏济元寄宿张大千兄弟家达7年之久,直到晏济元远赴日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晏济元想尽办法回国,到达天津时,张大千已在码头等候。
抗日战争胜利后,晏济元在成都和张大千重逢。晏济元把带去的一幅《瑶台濯玉》拿出请大千指点。张大千提笔赞道:“济元拟宋人布局,笔墨清润如玉若水,作家士气兼到也。”却没想到那次竟是两人的诀别。
瘫痪8年后重新站起
1964年元旦,晏济元的40余幅作品在北京展出。办完画展后,晏济元不幸被自行车撞倒,长途颠簸回到重庆,病情恶化,以致下肢瘫痪,从此一病不起达8年。在夫人潘毅的悉心照料下,晏济元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艺术的执著,十几年没有一天间断书法和绘画,没有纸墨就在腿上比划。厚积薄发,晏济元在晚年迸发出惊人的创作能量。
晏老是以何种心态走过了风雨飘摇的百年人生?其女儿晏秉义回答:“清心寡欲。”在她眼里,父亲一生刚直不阿,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
百岁还登华山泰山写生
1999年,晏老不顾年事已高,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2002年登华山,当时已是101岁;2003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年102岁。他这样频繁出游,与自己的艺术主张密切相关。“看尽云山是吾师,任我纵横写自然。”以天地铸我,是他现实主义艺术观的写照。晏济元曾说过,作画应吸山水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作品才有生命力。
率真得像个“老顽童”
谈及长寿的秘诀,晏济元两手一摊:“没有,没有。我吃东西口味重,爱吃肉,还喜欢喝咖啡,特别是现磨的咖啡。你说这是什么长寿秘诀?”晏济元不沾烟酒,最爱兰花和竹子,屋里随处可见清香四溢的兰花。他还喜欢收藏小刀,性格率真得像个“老顽童”。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