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改三字经引争议 现代社会国学经典该怎么读
发表时间:2011-1-14 15:57:14 来源:新浪网 “人之初,性本善……”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等国学名著近来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严禁中小学向学生全文推荐《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内容,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其心灵。这在教育圈中引发不小的争议:现代社会,青少年还要不要读《三字经》?它还能做现代启蒙读物吗?
经典“过时”了?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国学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日益显露出来,存在落后之处。比如,《三字经》中一些内容主张“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弟子规》中的一些内容,其劝学思路是“学而优则仕”,也不符合现代人才观。 此外,一些家长对少儿读国学也存在疑问。5岁孩子的母亲 《三字经》该如何读? 据了解,上海正在使用的“二期课改”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没有选入《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内容。上海实验附属小学校长毛福敏说,无论是课堂使用的教材还是各年级配套的《语文综合学习》等推荐材料,都没有任何涉及《三字经》的内容。尽管如此,一些教育专家仍认为读经并不过时,不应该全面禁止或删改经典国学,它们完全可以成为课外阅读内容。毛福敏说,作为一本启蒙教材,《三字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从父母、子女、长辈、他人等方面讲述人际关系,也对待人、接物、求学等进行了详尽论述和规定,其内容总体上符合当今道德价值取向。 国学经典如何读?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读经主要是让孩子认字,培养基本的语感。 一些专家表示,孩子们对经典国学的理解会随着成长慢慢悟出“味道”,作为教育者也可对其进行新的解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北京市教育部门日前推出《〈弟子规〉新解》,作为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它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如《亲有疾药先尝》一节中,教材还教学生跳出原文去理解,由此引出成长账单、感恩父母情等话题,而不是一味强调“给父母喂药前,要自己先尝冷热”。 是“灌输”还是“探究”? 一些专家指出,从《三字经》存废问题可以看出一种教育心态,即“宁可错过,不要误读”。如今,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包罗万象,有国学经典、校园文学,甚至还有网络、动漫等,一些家长怕孩子接触到不良内容读物,规定他们只能读文学经典著作。 “担心孩子接触糟粕,就给他们营造‘纯净’阅读环境,其实没有必要。 ”高等教育专 熊丙奇认为,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文本,老师和家长不能“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其教育思想是“灌输”还是“探究”。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学主导地位,以居高临下的方式给某些教学内容下“精华”或“糟粕”的定义;而在探究式教育中,老师和学生是教学共同体,老师不会简单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囫囵吞枣,而是真正研读、分析经典。在这一过程中,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学生们自会做出选择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