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强:当代民族音乐不再是“老三篇”
发表时间:2011-2-24 11:02:33 来源:北京晚报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 从乐队演奏员,到乐队队长,再到乐团副团长、团长,席强在中央民族乐团已经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无论是对这所国家级艺术院团,还是对自己钟爱的民族音乐艺术,他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席强上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三年来,乐团推出了一批新创作品,演出场次和营销收入逐年递增,整体发展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新的提升。2010年,建团 五十年的乐团拥有了自己的剧场民族音乐厅;全年商演达到170多场,经济收入1300多万元,和以往相比翻了番,成为全国民族音乐团体中的龙头老大;乐团 还出访了比利时、法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欧洲各国,并在距离首次到金色大厅演出十二年之后,再次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让一流的中国民族音乐回荡在国际舞 台…… 2011年,中央民族乐团将推出一系列最新力作,席强说:“今天这个时代,民族音乐不再只是‘老三篇’,我们要让民族音乐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访谈 民族传统艺术改革 要遵循艺术规律 记者:您怎么看待民族传统艺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和改革? 席强:现在的文化演出市场多元化,各种新兴媒体对人们产生巨大影响,对民族音乐市场和普及宣传带来很大冲击。这也使得民族艺术应该从自身反省、 反思,重新归纳组织资源。但我也反复强调,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院团改革,转变机制,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不能忽视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如果过于强 调艺术表演团体、尤其是国有艺术院团的市场观念,将会忽视和违背艺术规律。 记者:中央民族乐团在机制改革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席强:中央民族乐团在深化艺术院团内部机制和体制改革中,主要是盘活艺术资源,转变演出市场观念,调整艺术创作思路,完善管理规定条例等来实施 乐团内部机制的转变,尤其是创作了一大批新的民族音乐作品,采用多元化的创作模式,用大众比较熟悉的音乐曲调加工、改编,从而形成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音乐 语言,来引导大众关注和喜爱民族音乐。在演出谈判和推广宣传方面,我们采取了灵活的经纪人形式的代理机制,这也是具有中央民族乐团特色的深化机制内部的结 构调整。我们把社会上有这方面资质的演出商和经纪人,聘为我们乐团的经纪人,让他们代理我们的演出和品牌,搞活了我们的自主演出。 记者:中央民族乐团现在有哪些明星艺术家? 席强:我们有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笛子演奏家王次恒、唢呐演奏家冯小泉、笛子演奏家曾格格等明星艺术家,还有一大批艺术水准很高的优秀演奏家。 记者:您对像“十二乐坊”这种以新形式包装、演奏民族器乐的现象怎么看? 席强:有人把“十二乐坊”这种形式称之为“新民乐”,我不赞同。如果这样定位,那我们传统民族音乐难道就是“旧民乐”了?“十二乐坊”虽然红遍 了全国,但是无论从音乐创作上,还是表演形式上,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传统民族音乐,更多是用西方流行音乐的观念和技法进行创作和演出的。虽然用的是民族乐 器,但已经从本体上改变了民族器乐的传统特色,这种包装方式不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您认为民族传统音乐应该如何包装和创新? 席强:我认为民族传统艺术可以采用现代的理念,时尚的宣传和营销手段,但对本体的内容绝不能改变,否则艺术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异。上世纪梅兰芳大 师有一句话,移步不换形,再怎么演变,再怎么加入新的东西,本质的东西不能改变。高雅艺术如果宣传、营销、包装得好,市场很大,有很大的潜力。 记者: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会,引起巨大反响。去年,您们又第三次走进了金色大厅。但是这十多年之间,有关中国演出团体到金色大厅“镀金”泛滥成灾的恶评很多,对此您怎么看? 席强:确实,这十多年来,维也纳金色大厅已经被中国团体尤其是中国民乐团体演滥了,成为一种镀金行为,含金量大大降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我们 这次演出期间,就同时有四个中国团体都在金色大厅演出。有人对我们说:“你们来干什么?票连送都送不出去。”但我们的票卖得非常好,因为中央民族乐团这个 品牌不一样。当年第一个在金色大厅一炮而响,红遍全世界的就是中央民族乐团;而如今在很多负面舆论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走进金色大厅,以最少的租金,国际一 流的品牌和演出质量,大获成功,赢得了声誉。我们演出结束后,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贾建新激动地说:“希望国内的文艺团体,把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一 流品牌拿到金色大厅来,就像今天晚上中央民族乐团这个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