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音乐 真声音

发表时间:2010-12-17 14:21:14    来源:筝和天下

筝音乐真声音

-------记“寻找筝的声音”系列活动讲座及音乐会

   2010年12月11­日一群热爱民族音乐和古筝音乐的学员们相聚在一起“寻找筝的声音”。此次活动在著名作曲家徐晓林教授;著名德国音乐制作人、作曲家、世界音乐学会主席Robert zollitsch(老锣);著名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邱霁副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分别讲解“徐晓林作品解析与演奏”、“世界音乐中的筝乐演奏”、“中国五大传统古筝音乐流派风格与技法解析”、“现代筝乐作品分析与高难技巧训练”;给我们展示了古筝未来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对于古筝从业者和专业研究领域的参与者来讲意义重大。并且演绎了充满现代古筝韵味的“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邱霁筝独奏音乐会”。让在场的听众大饱耳福。

   在讲座中来自德国的音乐制作人、作曲家Robert zollitsch(老锣)先生从世界音乐的角度给学员们讲了自己对古筝音乐的理解,Robert zollitsch(老锣)先生是一位致力于新音乐创作的德国作曲家。1966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十岁学习巴伐利亚民间乐器Zither,并开始即兴演奏。1993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后求学于上海音乐学院,1994年开始到西藏、内蒙、甘肃等地采风,1995年在德国从事以亚洲音乐为根的新音乐创作,成为欧洲艺术环境里以中国音乐创作见长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曲家。Robert zollitsch(老锣)先生通过展示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古筝音乐作品、为在场的每一位音乐爱好者讲述他创作这些作品的思维模式,带领大家走进一个世界的古筝音乐殿堂,并且勉励习筝者能够掌握运用更多的音乐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古筝音乐的思维模式。就像邱霁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古筝学习思路:“技术的提高对筝演奏是重要的,但音乐的提高并不局限于此”。

   就是这样一位喜爱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友人、和中国民族音乐的邂逅中,不仅仅能感受到他深入细致研究的专业态度更多的是他那种创新音乐研究的思维模式,并且把一个音乐人对音乐态度这一个形象的精神层面传递给了我们。虽然在某一些方面可能与我们更多民族的东西没有契合,但是他作为一个音乐人做音乐和爱音乐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对照。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觉得我们国人的音乐人有什么问题,而是期望我们自己的音乐人能够更加的努力。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创造将这承载着几千年的乐律真正的推向国际的舞台。

 

   著名作曲家徐晓林教授,是当今筝乐作品创作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音乐学院作曲教授;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徐晓林教授一至致力于民族音乐的研究,并创作了大量民族器乐曲,其中独奏曲《黔中赋》曾在北京市、文化部获奖;三重奏《春归原野》在第六届全国音乐创作比赛获奖。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品有重奏曲《木兰从军》、《文姬归汉》、《黛玉葬花》、《春归原野》;独奏曲《黔中赋》、《山魅》、《剑令》、《建昌月》、《情景三章》、《倚秋》、《谐》、《抒情幻想曲》;协奏曲《蜀籁》、《无言韵—读李白词“菩萨蛮”》;群筝与人声《忆故人》等。现已经出版古筝独奏曲集《蜀籁》等两集、民族器乐重奏曲集《春归原野》;并撰写出版了《美妙的曲式》、《旋律写作基础》两部专著,以及发表有《“聆听与创造”课程设计与实践》、《筝曲“剑令”的创作思维及音乐语言》、《民族传统乐曲旋律装饰及音乐思维》等多篇论文。

 

   徐晓林教授在本次活动中选取自己早年创作的两首作品《剑令》、《抒情幻想曲》进行了现场解析,并邀请古筝学生现场示范。通过对作者作品的创作过程,包括背景、素材、结构、风格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以使广大筝友们在拿到一个新作品以后,更能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古筝音乐作品的音乐处理和情感色彩。

 

   中国音乐学院邱霁副教授针对“古筝作品五大传统流派风格与技法解析”、“现代筝乐作品分析与高难技巧训练”做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并且详解了中国具有代表性传统古筝音乐流派的梳理:包括人物及代表作品,音调的特点,右左手技法的运用;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了古筝音乐的创作中对地方特色音乐素材的运用以及作品数量的规模:包括作曲家团队、代表曲目的流派形成,演奏要点与不足的解析;全面的对现代筝乐作品分析与演奏中高难技巧训练方法示范讲解。现场学术性很高提问交流气氛热烈。参会者深感不虚此行。

 

   最精彩的是12月11日晚在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邱霁筝独奏音乐会”,整场音乐会古筝音乐传统作品与现代作品各占一半。

   上半场主要以传统音乐为主,第一首开场曲《闹台》具有鲜活的蜀乡风情,加以打击乐的编配形式,烘托出整个音乐会开场热闹的气氛。随后以潮州音乐比较典型的调式如:重六《昭君怨》、活五《雨溅海棠花》两个作品,沉重哀怨的调性基础令听众如痴如醉,正好与接下来的江南丝竹《三六》的轻快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具有特色的是上半场最后一个曲目《月儿高》,此曲原是浙江传统筝曲,经过邱霁老师的改编,由两台二十一弦筝与一台二十三弦筝进行演奏。在定弦上,音阶排列顺序上也有一定的创新,并且加以现代的和声复调和稍复杂节奏型,使曲目的演奏更为丰富,听众一饱耳福。

   音乐会的下半场主要以现代的作品为主,体现了音乐会的主题“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其中乐曲《山神》、《青竹》(老锣曲)、《他者》(沈灏曲)均为中国首次演出,这三部作品都以室内乐的演出形式,用筝与各种乐器组合搭配,内容丰富新颖,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听觉盛宴。

   “寻找筝的声音”系列活动可以称得上是足金品质的一场活动,让我们在古筝事业发展的路程中看到了别有洞天的新景象,这一群古筝音乐的守护者们,这一次尽情释放着一个古筝器乐的音乐之梦。不管是作曲家的庖丁解牛音乐的过瘾,还是邱霁教授对古筝演奏技法的专业讲述。还有那音乐会耳目一新的天籁知乐,让我们在一次次的掌声中激动不已。因为他们让我们找到了这筝的声音。(王伟)

 

 

筝和首页 | 加盟筝和 | 人力资源 | 联系筝和 | 网站律师 | 合作指南 | 会员注册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筝和天下
京ICP050878号 电信业务审批[2005]字第 471 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