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的绝唱
发表时间:2010-12-22 13:54:34 来源:新民晚报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音乐中最后一位浪漫主义大师。他的音乐充满激情却又让人绝望,仿佛在疲惫 不堪的旅途中看到一间温暖的农舍却又无法走近它。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拉赫玛尼诺夫曾说过,“在伤感和快乐两种主题中,我更偏爱前者”。因而他的主要作品 全都是用小调写成。喜爱拉赫玛尼诺夫的乐迷不会错过他在1940年写成具有自传性的绝唱:《交响舞曲》(Symphonic Dance)。 《交响舞曲》完成于拉赫玛尼诺夫去世前三年,题献给指挥大师尤金·奥曼迪,1941年初由费城交响团首演。三个乐章冠以“清晨”“正午”和“黄昏”来借 喻生命之舞。第一乐章是人生的黎明,天际边却涌动着阴暗的云层。铜管和大鼓的强奏预示着某种凶兆,仿佛一场激烈的抗争来不及准备便开始了。乐章中间有一段 萨克斯管吹奏的宽广而亲切的俄罗斯曲调,透出悠远的伤感,极富感染力。最后的旋律来自他在45年前创作的“第一交响曲”,这是他对遥远祖国的思念,交织着 对自己青年时代不安的回忆。1917年圣诞节前夕,拉赫马尼诺夫从圣彼得堡出走西方,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 第二乐章“正午”是圆舞曲节奏,唐突而怪异,双簧管制造着危机四伏的气氛,令人无法喘息,仿佛一个在异国他乡为生存而四处奔忙的灵魂,这便是他对自己中 年的写照。拉赫玛尼诺夫移居美国时已经45岁,开始作为钢琴家不断地旅行演出,每场演奏会的加演曲目总是他自己在19岁时写的“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3 之2),那波浪荡漾的旋律中隐藏着深切的悲哀。 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奈。 最后乐章“黄昏”充满心悸而压抑的沮丧情绪,以及面对死亡的颤栗。萦绕着拉赫玛尼诺夫一生的两个旋律“钟声”和“愤怒的日子”交替出现。由于拉赫玛尼诺夫 曾反对斯大林整肃异己,因而他的作品在苏联一度遭到禁演。即便如此他浓郁的思乡情结到晚年始终不渝。 1943年2月17日,拉赫玛尼诺夫在纽约为苏军抗击法西斯德国募捐举行义演时终于不支,于3月28日在远离家乡的洛杉矶走完人生最后一站。在末乐章的结尾,拉赫玛尼诺夫仿佛将情感和思想聚为生命的陨石,冲进大气层急遽燃烧熔化,一声锣响,倏然终结。 |